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先天的體質,先天的東西是我們不能改變的。
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很長時間,吃藥了都還不好,而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藥,就是多喝點水,沒過幾天就沒事了?
這是因為,體質的不同導致了生病以后疾病的發展、轉變、程度也不同;國內著名中醫學家王琦教授及其率領的團隊經過30年的長期理論研究和臨床診治,通過對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,歸納總結出人群中9種常見體質:
A型--平和體質,健康型(占人群比例:32.75%)
男性多于女性,年輕人多于老年人;體形勻稱健壯,性格隨和開朗;特點是不愛得病,吃得好、睡得好、心情好、面色好。
此種體質養生宜采取“中庸之道”,即“合理膳食(不饑不飽)、適量運動(不多不少)、戒煙限酒(少飲有益)、心理平衡(順其自然)”。
B型--陽虛體質,怕冷型(占人群比例:7.9%)
以東北地區和女性多見;身體肌肉松軟,性格內向沉靜;特點是手足冰涼,易感濕邪,體內產生的熱能不夠,因此有虛寒的表現 ,女性還會出現痛經癥狀。
主要做好“防寒保暖”,包括少喝涼開水、少吃冷飲、少吹空調等。
C型--陰虛體質,缺水型(占人群比例:8.89%)
以西部地區和年輕人多見;體形瘦長,性格急躁外向好動;特點是口干、唇干、皮膚干、口渴,易患陰虧燥熱等病,例如盜汗、甲亢、失眠等。
這類人群需要保證足夠的攝水量和午休,忌熬夜。
D型--氣虛體質,汗多氣短型(占人群比例:12.71%)
以西部和東北地區多見,無業和重體力勞動者多見;特點是疲乏、氣短、出汗多,性格內向不穩定;容易患感冒和皮膚瘙癢,嚴重的會導致胃下垂,女性子宮下垂等。
建議多吃益氣健脾食物,少吃泄氣的空心菜和生蘿卜等。
E型--痰濕體質,體胖型(占人群比例:6.28%)
以工作應酬多的男性、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多見;油脂分泌過剩,內分泌失衡,舌苔厚,四肢酸脹無力。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,性格溫和樂觀能忍耐;最易得脫發、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等富貴病。
建議“管住嘴、邁開腿”,并且經常曬太陽。
F型--濕熱體質,常年長痘型(占人群比例:9.88%)
以南部和東部地區多見,學生和商人多見;這種人體內有濕熱,表現在皮膚上長口瘡、痤瘡、濕疹,性格表現為急躁易怒;易患瘡癤、黃疸、慢性前列腺炎等癥。
建議淡飲食、戒煙酒、少熬夜、多運動。
G型--血瘀體質,長斑型(占人群比例:7.95%)
以南方人、腦力勞動者和女性多見;瘦人居多,性易急心易煩;這類人舌下靜脈一般是瘀紫的,臉上有暗斑,血脈運行不流暢,容易患出血、中風和冠心病等血管堵塞的病。
建議多吃疏肝、活血、行氣的食物,身體不適及早就醫。
H型--氣郁體質,衰弱型(占人群比例:8.73%)
以年輕人和工作壓力大者多見;體形偏瘦,性格敏感脆弱;經常性的情緒低落,容易患失眠、抑郁癥、神經官能癥等。
建議盡量增加戶外活動,解除自我封閉狀態。
I型--特稟體質,過敏型(占人群比例:4.91%)
人群分布、體形和性格均無特殊群體;多為遺傳所致;特點為適應能力差,容易患藥物過敏、花粉癥、哮喘等病,建議飲食清淡、均衡。
盡量避開過敏源,避免情緒緊張。
"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",也"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",體質不同,易患疾病也不同,采取的養生策略也不一樣。
針對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征,通過合理的精神調攝、起居調護、形體鍛煉,通過改善體質,強健我們的體魄,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。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,從而達到預防疾病、頤養生命、增強體質、延年益壽的目的。